  
注册时间2012-2-1
在线时间 小时
最后登录1970-1-1
金钱
|
初到宜里
一九六九年的五月,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,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,到边疆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,接受贫、下、中农的再教育,很有必要”的最高指示,举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的高潮,我也随着潮流开始了学生身份的蜕变,成为了一名所谓的“知识”青年,开始了广阔天地炼红心的知青生活。
当年到宜里的路线是:大杨树--煤矿--扎赉木苔--小河沟--沼泽地--奎勒河--宜里。
两台“ 东方红”拖拉机各拉着大爬犁,人和行李在上面,过了小河沟就是长满踏头墩的水草地,拖拉机走在上面咕咕直响,有时拖拉机陷住走不动,我们男生还得下到沼泽地走一段,真有一种当年红军过草地的豪迈之感,经过近一天的行程,已近黄昏,看到了奎勒河对岸的几处草房,听开拖拉机的师傅说那就是宜里,当年的奎勒河上没有桥,拖拉机拉着大爬犁一头扎到河里(坡度大)咕咕的开到对岸,没有欢迎的人群,只有一个骑马的人和地上跑着的一只狗,看着我们这些远来的知青踏上这荒芜的土地。
从此开始了我们“广阔天地炼红心”的知青生活……。
注:1、后来知道了骑马的人是甘河农场在宜里放牧的老刘头,后来我也成了一个放牧的人,并和他成了朋友。
2、那时的扎赉木苔是个小村庄,都是土坯建的茅草房,居住着达斡尔等少数民族还有几个北京插队的知青,那时的小河沟边长满了野草和柳条丛,我们经过的山沟到处是直挺的杨树林和榛子树等灌木,山上是高大的柞树。那时就是元始的植被,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。
记得开拖拉机的师傅是赵德云和突泉的付师傅。
今天外面下雨,闲来没事,随手写上几笔往事,如有不当望指正。
|
|